在象山矿井二季度六项“五小”技术成果受表彰成果中有三项是技术骨干的创新成果,也是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五小创新人数最多,创新成果最实用的一次,工程技术人员成为“五小”创新领跑人。
为了充分调动工程技术人员立足岗位、刻苦专研,积极开展“五小”活动和技术攻关的积极性,努力破解制约安全生产的难题,该矿今年将“五小”创新纳入区队技术员绩效考核范围,把工程技术人员作为“五小”创新的主推力量,让技术骨干走在创新创效前列。
该矿在每季度召开一次“五小”创新座谈会上,“五小”创新办公室通报各单位征集的“五小”成果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工作情况,及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中的能工巧匠对矿井生产中遇到的瓶颈进行交流探讨,对工程技术人员的“五小”创新成果进行评审,有效提高了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五小”创新的积极性。
“我们成立了劳模工作室,将技术骨干组成创客团队,每年拿出50万元用于创新成果的表彰,将创新成果以发明人姓名就行命名,让创新发明人既有面子又有奖励。”象山矿井“五小”创新负责人、工会主席姚耀斌介绍道。
在2013年成立的由技术骨干王江华为带头人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在五年时间内,就由原来的十余人发展为现在由一线职工能工巧匠、生产部室专业技术人员和日常钻研“五小”的普通区队职工组成37人的技术骨干团队,先后推广应用了江华空压机组联控装置、学法井下钻探水气分离装置、王勇堆煤保护装置江华无级绳钩头车移动声光语音报警器等270多项新装备,新工艺,其中有170多项获得韩城矿业职工“五小”奖项,矿井创造效益约5000万元。
在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带动下,技术人员在井下生产环节中的设备机械技改、作业工器具革新、生产工艺优化,技术含量较高的“PLC”控制系统改造、“CAD”线型设计等方面都有创新成果产生。其中有多项职工创新项目引起设备生产厂家的高度关注,被厂家作为技术改造的参考。2018年上半年,该矿共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中征集“五小”成果38项,创新成果涉及到安全生产、经营、生活等各个方面。(严改丽)